【广州日报】中山一院提出新型健康网络模式,助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

2024-10-23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举办主题为“以创新推动医疗系统变革”的第三届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ICHD 2024)。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在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国家医学中心在构建新型健康网络中的核心角色——“FAH-DNA模式”(FAH为中山一院英文简称)。他指出,这个模式是以中山一院为核心,依托医生(Doctor)、护士(Nurse)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3个载体,通过区域医疗中心、社会康养合作机构、家庭健康照护服务及互联网医院这4条路径,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达基层社区和家庭。

      据悉,此次论坛由中山一院与美国学术医疗系统美国麻总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广东省医院协会共同协办,与会专家学者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推动医疗系统变革。

 

image-20241023154401-1

论坛现场

 

      “FAH-DNA模式”落实在这几方面

      “FAH-DNA模式”如何落地服务更多的患者?据肖海鹏介绍,首先,中山一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帮扶区域医疗中心,再由区域医疗中心帮扶二三级医院。2023年,中山一院帮扶建设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该院进而延伸帮扶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地级市的10家技术协作单位。“在1年时间里,我们两家医院之间已经轮派超过500名医务人员,开展院内首例技术106项,填补了当地27项技术空白,提升了医疗同质化水平。”肖海鹏说。

 

image-20241023154458-2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联动,中山一院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合作,同时联结哈佛大学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已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手术中心、急救中心、耳鼻咽喉科中心等重要医疗基地。

      其次,是与社会康养机构加强联系。“老年康养需求非常大,我们与这些机构在资源链接、人员交流培训等方面都能展开合作,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在老龄化社会,对长期居家、无法承受奔波求医的老年人而言,家庭健康照护服务尤为重要。“我们主张努力让患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和医院相同的医疗照护。”肖海鹏说,这条路径的实现离不开新兴技术的加持,比如通过中山一院互联网医院,预约护士上门服务。未来还可能通过一些AI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并且能够将数据反馈给医护人员,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照护。

 

      医疗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国际合作

      肖海鹏表示,应对全球卫生挑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中山一院已与全球60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他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汇聚全球经验智慧,一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医疗系统变革,建设高质量医学系统。

      “通过国际合作,目前‘FAH-DNA模式’的延伸面越来越广。”肖海鹏介绍,模式不仅联动国内的医疗系统,目前还已将帮扶延伸到多米尼克、老挝、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通过网络、AI等手段,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先进的服务。

      据悉,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负责人与知名专家围绕“数据科学驱动卫生健康发展”“医学科研创新”“医疗战略性转型之路”三大方向,进行了24场学术报告。

 

文/记者 徐依励 通讯员 梁嘉韵

报道链接: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10/23/SF1280445945066e3f669443b180cd94.html?channel=weixin

报道时间:2024-10-23